在学前融合教育中,怎样把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?如何对有特殊需要的孤独症、发育迟缓等儿童实施符合个体的融合教育?1月11日,“融合之光”第二届“医康教”协同交流大会在两江新区百草园融合幼儿园举行。来自北京睿智全纳教育康复中心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,相关幼儿园园长等,围绕医康教协同助力学前融合教育进行了深入研讨。
▲大会现场。记者 李志峰 摄
多年来,北京市海淀区现代睿智融合幼儿园坚持招收部分孤独症儿童。该园园长、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赵琦在分享时表示,该园采取嵌入式教学模式,在普通班中选择“融合小天使”,并以同伴的身份与特殊需要儿童积极互动,不仅让特需儿童学习到更多的规则和技能,为进入普通小学打下了基础,也让普通幼儿从小具有包容心和责任感。
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言语与语言障碍治疗组负责人、主管治疗师张亚莲则提出,对于语言障碍儿童,在认知、语言和社会技能等各个训练活动中,通过融合的康复训练和教育活动,可以提高他们的行为和语言发展水平。
据悉,从2020年起,两江新区百草园融合幼儿园在我市率先推行学前融合教育示范探索。该园负责人介绍,今后,该园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、医院、康复机构的合作,引入更多先进的康复理念和技术手段,构建更加完善的医康教融合课程体系,为特需儿童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教育环境。